舞力全開4 3D (Step Up Revolution) 3D
導演:史考特史皮爾 (Scott Speer)
編劇:珍妮梅爾 (Jenny Mayer)
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當跳舞成為一種聲音
果然是部不讓人失望的舞蹈電影!難怪越來越多人說,要看跳舞的電影,就要支持"正宗"的"舞力全開"系列。前不久才剛看過《3D舞力對決2》,當時對劇情貧乏感到痛苦的感覺還沒有消失,再看這部《舞力全開4 3D》居然可以讓我如此滿足!這一次不只是跳舞,甚至開始用跳舞來表達"態度"和"意見",這種抽象的東西居然可以讓人在電影院裡那麼一瞬間感動,《舞力全開4 3D》果真不簡單。
從一開始,《舞力全開4 3D》就讓觀眾知道這次要玩點不一樣的。不管是預告片裡的快閃族,還是親自去看電影之後才知道的排舞的意義,電影告訴觀眾,這一次不只是舞跳得好,重點更在於我們要拿跳舞來做甚麼事。長年以來的舞蹈電影不是企圖用舞蹈來宣示自己的存在,就是喜歡招搖過市用電腦動畫做出甚麼世界街舞大賽之類的東西…也許看門道的內行人知道其中有甚麼令人讚嘆之處,但對看熱鬧的觀眾來說,每次都是頭轉、關節移動、飛來舞去…到底這些舞有甚麼不同?鬼才知道。不過《舞力全開4 3D》算是打破了這項規則,用劇情來讓觀眾知道"跳舞"這件事還能做甚麼。雖然最後還是不免俗要來個大堆頭秀舞,但對整部電影來說已經很足夠了!"跳舞"可以表達甚麼?真的是看了電影才知道。
在大力稱讚這部電影之前,請容我挑出《舞力全開4 3D》的毛病。首先是舞蹈電影的老問題:劇情。當然,與之前此系列的電影以及相關類似主題的電影比較起來,《舞力全開4 3D》已經做了很大的改變了,但是基本「組團、比賽、順利、失敗、再起、勝利」的六步驟模式始終沒有改變。就連男、女主角的感情戲也多半如出一轍,因為跳舞而認識,因為認識而分離,最後又因為跳舞而復合…尤其是近年來的舞蹈電影更都跳不出這個框框。回顧過去,反而像是當時《獨領風潮》的勵志風格還比較率真平民一點。雖然是一部舞蹈電影,但如果只會在舞蹈上做內行人才知道強在哪裡的精進,不如出一部頂尖舞蹈教學帶就好,何必叫做"電影"?
再來就是《舞力全開4 3D》已經不知如何是好的結尾。雖然整部電影還是跳不開近年來舞蹈電影的劇情模式,但他們懂得貼近觀眾,讓觀眾知道"舞蹈"除了是技術上的卓越、自我意識的表達和"我就是喜歡跳舞"的莫名熱血外,還可以透過肢體來向觀眾表達出感動人心的心聲。這中間過程的精彩留到稍後再議,我受不了的是,難得中間過程這樣地大快人心,卻在最後一刻明顯感覺到編劇和導演已經不知道怎麼收尾了。請來了這一系列前幾部的角色來客串跳舞,大堆頭每個人秀一段(對甚少接觸舞蹈的觀眾來說,我只覺得他們再跟著音樂動而已),原本所謂的"抗議藝術"呢?我突然感覺不到這邊每個人的舞步有甚麼在抗議的感覺,只是為了讓這些人秀舞技而排的橋段罷了。
更可怕的是,當音樂停止,市長莫名其妙地被說服後,男主角才爬上高台,與女主角共舞一支雙人舞…姑且不論氣氛被中斷又突然繼續的感覺,一支舞要讓富商父女恩怨在一瞬間瓦解,導演需要使用更唯美、更獨特的氣氛。但同樣地,沒有多做情緒處理就意外結局,我覺得過於草率。對整部電影來說更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或者換句話說,在電影前章和中章我還一度覺得用舞蹈來表達人民聲音的抗議藝術是有價值的,但這種結局反而讓我覺得「真好啊…反正只是電影,當然可以這麼簡單啦,現實生活才不是這麼一回事呢」。我不覺得讓觀眾有這種想法是導演的本意,但這的確是這部電影裡不可忽略的大缺點。
缺點歸缺點,《舞力全開4 3D》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親民。看戲的時候,可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釋,但在看舞蹈時,最容易陷入「這是甚麼東西我都看不懂」的泥淖裡,即使是街舞也一樣。對我來說,Hip Hop、Locking、Jazz、Old School之類的名詞常常在生活中聽到,但"我完全看不出來差別在哪裡"(或者我會猜穿的像L.A Boys的就是Hip Hop)。許多舞蹈電影為了要讓觀眾可以看出差異在哪裡,會在舞蹈中加入不同的元素,例如"舞力對決"系列就結合過芭蕾和拉丁,更會在舞蹈表演過程中加入一些東方元素或是道具輔助。只是結合歸結合,當要說服觀眾"主角跳得比較好"的時候,則多半就只能用"出錯"來表現在大螢幕上面。畢竟每場編舞的各有千秋,觀眾也非專業,誰能判定跳的好或不好?
所謂親民,就是《舞力全開4 3D》這次改變方法,不用比賽了。反正觀眾就知道他們很會跳就好,這次他們玩的是快閃,封街熱舞快閃、美術館行為藝術快閃…光是這兩次快閃行動就讓觀眾熱血澎拜,更不用說導演創造出來的危機感和短時間內造成的視覺及聽覺震撼,當下覺得會跳舞真的太威了!加上女主角主導的餐廳快閃,這三場舞蹈有如砸下重金的國際巨星MV一樣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配合劇情又充滿創意和特色。這個時候誰還能說看不懂在跳甚麼?就是一場精采的大秀阿!
而當劇情中的角色們決定把表演藝術轉變為抗議藝術後,在市政廳的那一場大型排舞更讓我在電影裡全身起雞皮疙瘩。為了要抗議大型財團大規模購買土地投資觀光飯店,MOB的舞蹈和跳舞時的表情以及音樂再再表現出了他們對這件事情的不滿,服裝是公務人員制式化的黑色西裝,加上從天而降的鈔票象徵貪婪的內心,以及所有舞者做著一樣動作時,中間一位舞者定格舉著公事包…那一瞬間我居然可以感覺到這支舞所隱含的憤怒和嘲諷,大型機器人扛著"We are not for sale"時,這支舞太成功了!我從中感覺到這就是一股強大的軟實力在與政府進行談判。當舞蹈可以表現到這種地步,怎麼能說它不親民呢?
就是因為這支舞太精彩,所以才會對最後面的大堆頭秀舞感到不耐煩。雖然3D效果真的超棒的,但是回到老話一句「這終究還是一部電影」。當身為骨架的劇情開始鬆散,包裝地在精彩都會讓人看到其中的空虛。雖然麋鹿出現我心裡還是驚呼了一下,但還是覺得如果可以以編抗議舞蹈的模式呈現最後一支舞,那這部電影就能更接近完美一步了。只可惜…最後還是跳不脫近年舞蹈電影的模式,即使這中間的過程已經非常讓人驚豔,但應該可以更好的。也許,等待"舞力全開5"吧。
最後,男主角萊恩高斯曼又帥身材又好!還不停地讓大家看他誘人的身材!看劇照的時候,有一度我感到暈眩,哈哈!
電影劇情:★★★☆☆
演員演技:★★★☆☆
角色刻劃:★★★☆☆
故事氛圍:★★★★☆
畫面美感:★★★★☆
服裝化妝:★★★★☆
音效配樂:★★★★★
剪輯流暢:★★★★★
節奏步調:★★★★★
影前評價:★★★★☆
綜合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下回電影主題:搖滾時代 (Rock of 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