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天空時期電影文 (268)
- Feb 24 Mon 2014 12:42
一代宗師 - 誰叫我們是觀眾呢?
- Feb 24 Mon 2014 12:39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一代大師的代表作
一代大師的代表作
- Feb 24 Mon 2014 12:36
惡之教典 - 暗刀麥奇也許就在門外
惡之教典 (Lesson of the Evil)
導演:三池崇史 (Takashi Miike)
編劇:三池崇史 (Takashi Miike)
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暗刀麥奇也許在門外
說句膚淺的話,會在第一時間衝去看這部電影,原因無他,就是因為看到網路上流傳著伊藤英明裸體抓單槓的劇照,我馬上就覺得這種變態帥哥殺學生的電影有種莫名的吸引力!不去看說不過去阿…所以雖然我一直以來排斥虐殺血腥片(閉著眼睛的時間比張開還要多),但實在好奇故事情節是什麼(討厭小屁孩應該是全民共識),也為了滿足眼睛吃冰淇淋的欲望(這才是實話),還是買了票進場。殊不知…
- Feb 24 Mon 2014 11:39
007:空降危機 - 喝馬丁尼不代表你是男人
007:空降危機 (Skyfall)
導演:山姆曼德斯 (Sam Mendes)
編劇:伊恩佛萊明 (Ian Fleming)
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喝馬丁尼不代表你是男人
雖然遲了好久才動筆,但當初看《007:空降危機》時,是和一大票部落客們一起包廳提前了幾天進場,不同於特映會,當時還不用簽訂保密條款,感覺怪特別一把的,觀影前後甚至還跟著同樣喜歡寫電影的部落客們一起討論,實在是一次特別的體驗。至於電影…長久以來我對007系列都沒有特別的感覺,總覺得這故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長年下來已經有了固定公式。對於一個總是一擲千金、豔遇不斷、獨來獨往的”帥哥特務”,我只覺得這系列充滿了包袱,娛樂有餘,要拍出”經典”倒是難求了。
- Feb 24 Mon 2014 11:36
暮光之城:破曉II - 吸血鬼世界的X戰警
暮光之城:破曉II (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2)
導演:比爾坎登 (Bill Condon)
編劇:梅利莎羅森堡 (Melissa Rosenberg)
推薦:3.5顆星 (瑕不掩瑜)
吸血鬼世界的X戰警
真的是鬼迷了心竅,才把這一連串四集看完…或者應該這麼說,終於把這系列看到結束了…想當初,第一集是誤打誤撞衝著名氣走進電影院,被這樣新風格的吸血鬼故事吸引,殊不知每況愈下,不好好講吸血鬼與狼人間的戰爭,反而把焦點全放在臭臉的女人與小白臉吸血鬼的戀愛中…要不是衝著對劇情的好奇(還有狼人的肌肉),這四年四集的電影我還真不可能撐到最後…尤其是上一集《暮光之城:破曉I》幾乎全部在描述那過於夢幻且幼稚的愛情,還要看從頭看著女人經痛的表情到結束…我很佩服去年的自己沒有拿爆米花砸在克莉絲汀史都華臉上。
- Feb 24 Mon 2014 11:34
鬼入鏡4 - 巫婆怎麼越來越多?
- Feb 24 Mon 2014 11:31
客製化女神 - 你是自戀的水仙花嗎?
客製化女神 (Ruby Sparks)
導演:強納森達頓 (Jonathan Dayton)
編劇:華蕾莉法里斯 (Valerie Faris)、柔依卡山 (Zoe Kazan)
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你是自戀的水仙花嗎?
我永遠也忘不了當年看完《小太陽的願望》時的感動!記得當初看完胡佛一家人,發現每個人的問題都默默地在”家”的包容中被容忍、善意地被看待,靠著小太陽小姐那看似胡鬧的旅程,卻加深了一家人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我至今仍然無法忘卻那種溫暖的力道!所以當我知道同一位導演拍的《客製化女神》要上映時,心裡就知道一定要進電影院的!殊不知…居然被全台灣的影廳都臨時撤下,最後只剩下”三廳”上映…我只能說商業考量害慘了觀眾看不到這麼受期待的電影!
- Feb 24 Mon 2014 11:28
鐵木真:開天闢地 - 認真的在講歷史...
鐵木真:開天闢地 (Mongol)
導演:謝爾蓋波德洛夫 (Sergey Bodrov)
編劇:Arif Aliyev、謝爾蓋波德洛夫 (Sergey Bodrov)
推薦:3顆星 (可有可無)
認真的在講歷史...
會去看這部電影,完全就是”陰錯陽差”。本來要帶我那小六的姪子去看動畫片的,但殊不知在電腦上被他看到這部電影,簡直就是對了他那執著於中國歷史的胃口…講不得都已經答應帶他看電影了,只好硬著頭皮去看這部我根本完全沒有興趣的電影。說”對電影沒興趣”,其實很對不起我自己這個電影部落客的身分…但鐵木真的成長過程我在高中時代就已經熟到不想再熟,看預告片就覺得好像又要再聽一次這老故事,更不用說我對中國古代帝王的成長背景又充滿反感(就是有一種造神的感覺)…讓我一直到電影院門口,心裡都還在希望我那小姪子可以反悔。
- Feb 24 Mon 2014 11:26
消失的子彈 - 來不及理解的問號
消失的子彈 (The Bullet Vanishes)
導演:羅志良 (Chi-Leung Law)
編劇:羅志良 (Chi-Leung Law)
推薦:3.5顆星 (瑕不掩瑜)
來不及理解的問號
入圍了2012金馬獎最佳劇情、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音效,很早就對這部電影感興趣了,尤其在觀影前又不斷地聽說這部電影是東方版的福爾摩斯,就讓我更感興趣,不知道劉青雲和謝霆鋒會搞出甚麼不一樣的驚人之作。但同時我也有點害怕…畢竟回顧歷史,以推理為主題的電影通常都不是很討喜,不是推理橋段不夠,只賣演員名氣,就是推理太重,觀眾頭痛的要命…推理電影不是往動作片發展,就是呈現出陰暗灰色調的沉悶氛圍…要搞得像是《頂尖對決》那樣吸引人,那還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 Feb 24 Mon 2014 11:24
亞果出任務 - 更接近班艾佛列克一步
而等到了現在這部《亞果出任務》,果然讓我眼睛一亮。雖然仍然不是一部足以稱得上“經典”的電影,但卻可以明顯看出來這位從演員轉變為導演的個人特色,溫吞的敘事口吻意外地讓觀眾感受到劇本濃厚的質感,也沒有誇張的拍攝手法,取而代之的是用舒緩的電影節奏沉穩地說出想表達的故事…尤其是《亞果出任務》這樣由真實外交事件改編的劇本,在班艾佛列克的鏡頭底下竟然還呈現出如紀錄片一樣的氣氛…我認為這種特色的導演如果遇到更沉重的劇本,可能就會表現出更驚人的效果。《亞果出任務》只是個開端,在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到班艾佛列克的成長…我看的非常盡興!
- Feb 24 Mon 2014 11:21
舞棍俱樂部 - 我的小宇宙燒得超厲害
- Feb 24 Mon 2014 11:19
ALWAYS守候幸福的三丁目 - 過去真的美好?
過去真的美好?
- Feb 24 Mon 2014 11:17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 - 少了些甚麼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 (Go Grandriders)
導演:華天灝
推薦:3.5顆星 (瑕不掩瑜)
少了些甚麼
光是預告片就不知道讓我鼻酸多少次!「太可怕了這部電影」是每次我在電影院看到預告時心裡的想法。有關一群老人家騎機車環島這件事,我已經忘記到底是從哪裡得知的了,網路、新聞…甚至莫名其妙的X眾銀行都想跟這件事情沾上邊…但也難怪,這一群老人家的故事的確讓社會發現了老人心靈層面的需求,有關實現夢想、達成人生使命、不讓自己後悔…真的不是區區「年紀」可以限制的。
但要寫這部紀錄片的文章卻讓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清楚這故事是真實發生在世界上的,沒有誇大和人為的戲劇化,卻這麼貼近、觸動人心又讓人欽佩…只是,如果要以一部「紀錄片」或是「電影」來討論的話,我很遺憾地說這部影片「不合格」。說是紀錄片,不如就說是常會在新聞台播映的紀錄形式新聞節目吧。感覺上導演有完整紀錄旅程的規劃,卻在剪輯上斷斷續續,可以感覺到老人家們的興奮,卻感覺不出環島旅行的漫長和艱苦(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很了不起)。直到最後才凸顯出人物特色,導致感動情緒被延遲了好一陣,沒有辦法在環島的過程中就紮實感受到那股完成夢想的力量…我看電影時也哭了,是因為歲月的無情也無法摧毀人心的堅毅;但我沒有哭得很慘,因為影片拍攝和剪輯的手法沒有積累我的感動…或者這麼說,故事本身是讓人驚嘆的,但拍成電影後,卻沒有辦法更上一層樓,很可惜啊…
- Feb 24 Mon 2014 11:03
歌喉讚 - 出影廳就想買票再看一次
歌喉讚 (Pitch Perfect)
導演:傑森摩爾 (Jason Moore)
編劇:凱佳能 (Kay Cannon)、米奇瑞普金 (Mickey Rapkin)
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出影廳就想買票再看一次
這部電影根本就沒有甚麼宣傳吧?在我的印象裡不記得在電影院裡看過《歌喉讚》的預告片,就連高雄威秀都沒貼幾張海報,立牌還躲在手扶梯的樓層中間…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一部殺人魔把女生們都殺死的電影,當我真正了解這部電影的時候,已經剩沒兩天就要上映了…但我非常慶幸去看了這部電影,尤其是整部電影充滿了近年大賣的西洋流行歌,又用阿卡貝拉的方式重新編曲…在電影院裡的那種感染力真的是棒到沒有話講!
才看完走出影廳,就想轉身再買票看一次…在我的觀影經驗裡,《歌喉讚》算是甚少有的經驗。劇情簡單卻又搞笑無厘頭,又搭上值得一聽再聽的阿卡貝拉歌聲…套一句朋友的話:看完真的會希望自己擁有一副好歌喉!加上近年頗得我愛的安娜坎卓克和搞笑女星瑞貝爾威爾森,也算是一部集大咖和娛樂效果的好電影了!也許會有人把《歌喉讚》跟影集"歡樂合唱團"(Glee)相比較(或許其中有許多致敬和惡搞的橋段),雖然我並沒有機會看過完整的一季影集,但我認為《歌喉讚》的音樂編曲和故事情節足以滿足觀眾進電影院的期待,複製並且擴大了電視所能帶來的歡樂。
- Feb 24 Mon 2014 11:00
壁花男孩 - 身為Nobody的動人小品
壁花男孩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導演:史蒂芬切波斯基 (Stephen Chbosky)
編劇:史蒂芬切波斯基 (Stephen Chbosky)
推薦:4.5顆星 (強力推薦)
身為Nobody的動人小品
跟《顛倒世界》同一天上映實在很勇敢,記得當週的票房幾乎都落在那部美術效果奇佳但劇情幼稚又無聊的電影上,反而由"妙麗"艾瑪華森領銜主演的這部電影被大家給忽略了…這篇文章遲了一個多星期才寫出來,我想《壁花男孩》應該也已經下片了…但我實在慶幸看過了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引人入勝,而且似乎擊中了心中某一層面瘋狂的好電影。
電影從一個害羞內向的男孩自白出發,在觀影過程中讓觀眾慢慢發現,男孩除了正在經歷一般青少年的成長過程,還有屬於男孩專屬的背後故事。電影透過線性前進的故事抓住了很多元素,包含了正在成長茁壯的友情、過於信賴而失去些許關心的親情和還不成熟的愛情…看似緩慢的電影節奏,其實正一步步地抓住觀眾的心,不自覺就會跟著主角慢慢打開心房,感受那股在人群中被排斥的孤單,以及終於擁有朋友的喜悅…也就是因為導演及劇情有這樣的魅力,所以當故事開始處理男孩的過去時,我好像也能感受到主角面對漫長生命的毅力,而面對我同樣漫長的人生,突然間我也感覺到了永恆…
- Feb 24 Mon 2014 10:58
官賤對決 - 如果明天就要選舉的話...
官賤對決 (The Campaign)
導演:傑洛奇 (Jay Roach)
編劇:尚恩哈威爾 (Shawn Harwell)
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如果明天就要選舉的話...
看到《官賤對決》的預告片,就覺得身處在這麼喜歡選舉的臺灣,如果不進電影院觀摩一下人家美國人怎麼嘲諷這些假掰的政客,未免也太不愛國了。尤其是臺灣每到選舉就會出現滿街跑的競選車(開的慢又吵死人)、路上插滿五顏六色又印上醜得半死的候選人照片(還有人記得上次選市議員,台電大樓站旁邊那座被虐待的天橋嗎?)、打開電視就會有莫名其妙的扒糞(某某候選人奧步!某某候選人外遇!)…每回到了選舉,我就會變得非常的不愛台灣,由衷希望乾脆被阿共接管,這樣耳根就會清淨一點了…
不知道是不是就因為我生活在有這樣荒謬的選舉的臺灣,所以看《官賤對決》裡已經被誇張化的種種選舉手段,居然感覺到非常貼切而且寫實?我喜歡電影大辣辣地描述候選人是如此人渣、選民是如此愚昧,從頭到尾我更是被古怪又愚蠢的笑料給征服,怎麼能夠把選舉中的莫名其妙都給搬了出來…在大肆嘲笑檯面上的這些政客後,電影居然默默回到了「政治、選舉」的出發點,描繪出一幅完美的政治烏托邦。看完後會感嘆啊,在自由民主的國家裡,「選舉」曾幾何時變成了這樣愚昧的活動?當人民被自主沖昏了頭,進入了自以為自由的表象民主時,這個社會或許會比封閉專制的共產世界更腐壞吧。
- Feb 24 Mon 2014 10:55
顛倒世界 - 無法顛倒導演功力不佳的事實
顛倒世界 (Upside Down)
導演:朱安迪亞哥索藍納 (Juan Diego Solanas)
編劇:聖地亞歌阿米格瑞納 (Santiago Amigorena)
推薦:3顆星 (可有可無)
無法顛倒導演功力不佳的事實
很不想這麼說,但一開始聽到廣告打出"繼《全面啟動》之後"等等的宣傳詞,我心裡就大叫不妙了。根據以往的經驗,會打出某某電影的製作團隊、繼某某電影之後的片子,大概十部有八、九部都會讓人大失所望。可能是宣傳手段以經典電影吸引觀眾進場,導致觀眾的期待落空…但有時候,我寧願相信好電影可遇不可求,看著美術效果奇佳的預告片,還是選在上映第一天就進場…
果不其然,整部電影就靠著美術和視覺效果在撐場面,其餘的元素…多講只是讓人多翻幾個白眼罷了。劇情想陳述愛情如何突破社會律法,創造了改革,卻意外地過度聚焦在看似小兒小女的感情事上,導致電影本來應該有大視野,格局卻被做小,枉費了難得創意十足的上下顛倒世界。加上一開頭就硬塞給觀眾所謂的"規則",但故事中卻又出現太多難以解答的問題,觀眾無法徜徉在電影創造出來的世界裡,反而只讓我覺得觀影過程頭很暈,還要一直看明顯老很多的女主角…看《顛倒世界》讓我覺得滿煎熬的,當故事結束地突兀,讓我不自覺"嘖"了一聲時,其實也默默覺得鬆了一口氣啊…
- Feb 24 Mon 2014 10:52
即刻救援2 - 我們都知道你累了
即刻救援2 (Taken 2)
導演:奧利維爾米加頓 (Olivier Megaton)
編劇:盧貝松 (Luc Besson)、勞勃馬克凱曼 (Robert Mark Kamen)
推薦:3顆星 (可有可無)
我們都知道你累了
從一開始的《即刻救援》就不是一部可以拍續集的電影。當年我也進電影院看了,當真是一部打得又痛快又爽的快活電影!尤其是看著連恩尼遜為了救女兒,在巴黎抽絲剝繭找線索,單槍匹馬地攪翻一個又一個毒窟,打死不知道多少壞蛋…就是一部拍給觀眾看爽快的動作片,當時心裡有多佩服這角色啊!殊不知,好萊塢就是不懂得見好就收,四年後硬是把原班人馬再找出來,想要再創佳績…摸著良心,一聽說上次就女兒,這次就老婆,心裡就知道不妙了…要不是連恩尼遜在預告片裡帥氣地警告大家一定要進電影院,不然還真的是興趣缺缺。
雖然編劇都是同一個人,同樣也讓連恩尼遜這位老爸打得很過癮,但與上一集相比,《即刻救援2》缺少了最關鍵的要素:追蹤。第一集之所以會好看,除了永遠不敗的連恩尼遜之外,還有因為不知道女兒被抓到哪裡去,所以老爸必須要從小細節裡追蹤,像是電玩一樣打敗一關又一關的魔王,去拯救那不知道失身了沒、死掉了沒的火辣女兒,這過程有多懸疑啊!但這次不一樣了,導演和編劇只知道賣連恩尼遜的打鬥,卻少了讓觀眾驚訝的救援過程,導致大家進場還真的就只是看人打架…這讓《即刻救援2》除了賣名氣之外,甚麼也不剩。
- Feb 24 Mon 2014 10:50
愛上羅馬 - 照妖鏡裡的羅馬,現形吧
愛上羅馬 (To Rome with Love)
導演: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編劇: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照妖鏡裡的羅馬,現形吧
終於等到伍迪艾倫這位紐約鬼才導演把歐洲三部曲給結束了。第一部《情遇巴塞隆納》描述了不同特質的人彼此相遇產生的火花,把巴塞隆納變得浪漫又多情;第二部《午夜‧巴黎》則是以巴黎那悠遠的藝術歷史為背景,大玩西洋藝術史與現代的交錯,讓觀眾看到巴黎深厚的藝文積累。那《愛上羅馬》呢?我自己從來沒去過歐洲,所有的認識幾乎也就是從書上得知的,要從電影裡面感受到這些城市的美,多少會有些框架限制…但相較於近來兩部日片《羅馬浴場》、《魚干女又怎樣:羅馬假期》所呈現出來的羅馬風情,我更好奇在伍迪艾倫的眼中,羅馬又會是一座怎麼樣的城市呢?
電影看完後,不知怎麼地,我突然對伍迪艾倫這部電影的片名感到好奇。" To Rome with Love",伍迪艾倫真的覺得羅馬是一座與愛共生的城市嗎?在伍迪艾倫的眼裡,羅馬居然充滿了阿Q式的誤會與矛盾,《愛上羅馬》不同於前兩部歐洲愛情電影,拒絕談論羅馬淵遠的歷史和浪漫的情懷,反而呈現出羅馬這座城市天真到近乎天兵、隨興到近乎隨意的傻瓜個性。明明語帶諷刺,卻又在大螢幕上帶到了宏偉的古蹟和聞名世界的音樂…好像伍迪艾倫這老頭子聳著肩對觀眾說:「看吧,羅馬就是這樣莫名其妙,但是大家還是很開心,我也沒辦法」。這很讓人拍案阿!算是三部曲裡,最鮮明也最合我胃口的一部電影了。
- Feb 24 Mon 2014 10:47
太極1從零開始 - 武俠片也能這麼趣味啊
太極1從零開始 (Tai Chi 0) 3D
導演:馮德倫 (Stephen Fung)
推薦:3.5顆星 (瑕不掩瑜)
武俠片也能這麼趣味啊
雖然一開始的預告片是由盛竹如配音,印象中應該是華語電影的第一次,但我自己實在不是很認同這種作法。好笑歸好笑,我還是覺得武打片應該把自己的特色給呈現出來。雖然可以理解想要出奇制勝的想法,也應該算是成功地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只是…老實說,在看預告片的時候,我自己完全不想看這部電影。因為我感覺不太到這部電影的好看會在哪裡…
看過電影後,我願意給的評價就又不同了。我自己滿喜歡《太極1從零開始》的。雖然電影劇情主線不是非常有創意(大致上就是舊中國遇到新科技的矛盾),但呈現方法卻出乎意料地有趣!明明是一部認真打鬥的武俠片,卻加上了有趣的旁白和詼諧默劇式的倒敘法、有如電玩RPG一般的動畫特效和劇情運作模式…這些手法雖然讓電影看起來雜亂不堪,但我認為卻巧妙地補足了東方觀眾已經看膩的武俠片內容,讓武俠片多了許多能讓人會心一笑的可愛細節。某種角度來說,這種幽默有著過去香港喜歡"玩電影"的味道。如果說陳可辛導演的《武俠》讓武俠片變得像是CSI犯罪現場一般抽絲剝繭,那馮德倫導演的《太極1從零開始》最大的特色就是像電玩一般,創造出有特色又不失傳統的可愛武俠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