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海報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Seediq Bale)
導演:魏德聖 (Te-Sheng Wei)

野蠻的驕傲

         釀十年,花費七億,從各種報導和消息聽聞了《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構思超過十年的電影,也聽說了有關拍攝《賽德克‧巴萊》時可怕的資金短缺....我自己也從一開始聽說要拍「霧社事件」時的質疑,一直到開始好奇那個創造奇蹟的導演要怎麼呈現這樣的歷史事件,再到對這部電影的不捨、期待和等待....終於等到讓我進場看了這部電影....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魏德聖用電影拍出了臺灣原始山林的美、原住民文化在大螢幕上再造的自然和親切、這塊土地上歷史的痕跡和悲哀、與我們相近貼切的文化衝突....從畫面來說,《賽德克‧巴萊》呈現出臺灣山林及屬於那個時代的美麗;從人物角色來說,《賽德克‧巴萊》幾乎讓原本只在歷史課本上只有一張照片的莫那魯道活生生地再現在觀眾眼前;從劇情來說,魏德聖著眼於霧社事件,從賽德克族人的角度來講故事,雖然除了主角莫那魯道之外,其他角色幾乎沒有特別描寫,就像是雲霧一般飄過,但以描繪「霧社事件」為主題的這部電影,反而因此像是電影海報一樣,更能從莫那魯道那雙堅定的眼神中,看出整起事件的原因和理由。
                                                                                
        這部電影也許並不像是《海角七號》那樣攏絡觀眾,沒有「X你X的臺北」這樣替觀眾發洩似的台詞,更沒有「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這樣細膩的情感描寫,在幽默的程度上更是不及《海角七號》那樣讓人莞薾,但就從兩個小時半的上集電影《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中,看到臺灣這段歷史的過程,還有對原民文化及日本殖民的衝突和其中民族情感的細膩描繪....我不知道參加威尼斯影展的國際剪輯版被濃縮成甚麼樣子,但是我慶幸我可以親自在電影院觀賞到這部電影,不論從哪一種角度看,《賽德克‧巴萊》確實在臺灣影史上留下了里程碑般的紀錄,對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而言,這絕對是值得驕傲而且感激的。

         講到「霧社事件」,我的印象中只有國中和高中歷史課本上那短短的幾段話,不外乎甚麼反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霧社原住民不滿日本人高壓統治所以趁學校舉辦運動會時發動戰爭,而後日本人以毒氣攻擊原住民,造成慘烈傷亡,再搭配一張莫那魯道和伙伴一起被抓到的照片,附上四個字「莫那魯道」。通常這段歷史也跟著劉永福之類的當時反抗軍一起教,就在你連霧社到底在哪裡都還不知道的情況下,老師就趕課飆了過去,你也大概知道考試的時候就是填充題問你霧社事件是西元幾年發生的....只是長大後,只要有時間思考就會知道怎麼可能只是這麼幾句話就結束?
                                                
 但是歷史就是這一點迷人,正是因為你沒有經歷過,在回顧歷史的時候抱著懷疑的態度就會發現「歷史」是勝利的人寫下的,只能從留下的史料去考究,進一步去想像當時的情況。因此我認為歷史無分對錯,從現在的角度去看任何一段歷史,那都是當時所創造出來的產物,正是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越是去了解歷史,就越應該有所警惕才行。
                                    
         從這個角度來討論,就覺得魏德聖真的是一個很懂得說故事的人。他在《海角七號》裡用一段愛情故事帶出城鄉發展的省思,而在這部長達十年構思的《賽德克‧巴萊》裡,跳出一般電影的敘事角度,以「事件」為主題,用主角「莫那魯道」帶出原住民文化與日本殖民的衝突原委。
                                                    
        從一開始,年輕的莫那魯道出草獵人頭就充分地展現出當時的原民文化,不需要用現代的想法去理解當時原住民的行為,其實只要單純地想像一下,不過就是砍下異族的頭來證明自己是個男人罷了。配合著原始山林間的跑跳,一瞬間我居然有種莫名的感動....不管考究或是實際情況如何,當下電影所呈現出來的畫面居然這麼的美,如此真切的臺灣原住民生活情況,而且又以極適合大螢幕的方式表現出來,客觀講起來,已經足以和好萊塢的印第安文明、瑪雅文明的呈現方式並駕齊驅了,光這樣的畫面我就覺得七億真的太值得!
                                                        
 其實我一開始不太相信這種題材的電影怎麼可能四個小時半還講不完,但實際上一看,真的會發現許多畫面都不能省略。
                                                                                 
         如同村上春樹在書裡寫道:「這些東西的積累人們稱之為文明」原住民生活的細節被巧妙地描繪在電影裡,一直到日本人占領獵場和部落,以文明為名要原住民順化....電影巧妙地一方面讓莫那魯道維持住原住民的驕傲,一方面又被動地屈服於日本的強勢文化,從年輕的莫那到中年成為頭目的莫那,魏德聖用日本人占領殖民地的強勢和原住民長年不甘屈於人下的怨氣來細細描繪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歷史。在《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裡,我看到的是以「莫那魯道」為軸心,講述強勢文化的殖民介入,導致不同文化之間的摩擦、衝突及隱忍,最後引發悲劇的故事。
                                                                                
 巴萊》需要去模仿的嗎?
                                                  
 因此,這上半集看完之後,我一點都不覺得出草是愚蠢的,這是當時原住民賽德克族對自己血緣的奮力一搏,也是歷史發生當下必須作為的一件事。
                                   
         但就如同我自己在前面寫的,歷史不能區分對錯。在日本那個日出之國時代的思維之下,如同英國人首次踏上美洲土地一樣,我用強勢的文化來撫順你,這樣的想法在當時來說根本就是天經地義的阿。如同《阿凡達》裡人類跑去佔領潘朵拉一樣,我們會譴責電影裡的人類怎麼可以這麼霸道,卻忘記自己的祖先可能也就是這樣侵占了原住民的土地才有今天這樣飛黃騰達的成果。在歷史的角度看來,日本人與原住民沒有誰對誰錯之分,這一切要歸類到歷史的共業也好、說是文化融合的平衡沒有把持好也罷,電影裡詳實拍攝出了莫那魯道對自己血脈的奮力一搏,而這一搏雖是為了整個族人的榮譽,卻也造成太多無辜的受害者及當時掉不完的眼淚。
                                  
         所以,我不在乎所謂「出草」到底有甚麼意義,我也不在乎原住民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日本人就全殺光的對錯,更不在乎莫那魯道放任孩子殺死自己的老師和同學算不算是一個英雄....這些都是後人為這起事件所立下的價值思考,而這些後來才出現的價值觀對當時的人們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起事件的種種原因及後來影響的結果。
                                                                                 
        看著莫那魯道最後站在倒滿日本人屍體的旗杆底下,那個原本年輕時殺氣騰騰的英雄莫那、歸順後被日本強勢文化給震懾的頭目莫那,一直到體內祖靈的血被喚醒的剽悍莫那....那會是一個甚麼樣的心情?賭上全族人的命來向日本人出草,當殺戮的結果呈現的眼前時,這時候的莫那還會像年輕時候一樣感到興奮而且驕傲嗎?信念上告訴莫那魯道出草後族人將會重獲祖靈的驕傲,但現實上卻又清楚日本人的殘忍和火力強大,這中間的轉折和情緒變化魏德聖居然掌握的這麼清楚,這絕對是戲劇化的故事無法傳達出來的,就像是再把霧社事件細細描繪一次讓觀眾知道,這個故事多麼精彩而且壯觀,說是史詩般的國片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
                                                        
         衝著這部電影獨特的敘事觀點和拍攝的美感,我必須說這部電影真的不可多得。這真的是在呈現一件由「霧社事件」改編的故事,並且以莫那魯道為軸。電影據說長達四個小時半,被分為上、下兩集《太陽旗》、《彩虹橋》分開播映。雖然我也只看了上集,但從《太陽旗》這兩個小時半的饗宴裡,我感受到的是魏德聖細細讓觀眾品味了當時霧社事件的發生原因,尤其是在這麼美的山林霧氣中,似乎也唯有不變的壯麗景緻見證了那個時代的是與非,總是美麗的山櫻花和奔騰的溪水襯托出霧社事件的哀愁,最後從高點往下看莫那魯道霸氣的身影,對這部電影的許多想法和觀點不斷地湧上心頭,再加上似乎自己也親身經歷了那段歷史的感覺,說是百感交集也不為過阿....
                                                                                 
        除此之外,飾演莫那魯道的兩位演員真的太厲害了。實在很難想像這兩位演員之前都只是素人。飾演年輕莫那的大慶,那種霸道、蠻橫和勇敢被詮釋的恰到好處!尤其是歸順後看著日本官員的那個眼神,憤怒、懼怕、不甘心的心情比線上太多演員都要厲害太多了,絲毫看不出他的現實職業曾經是一位連結車司機!而中年莫那林慶台更不用說了,中年莫那帶有更多情緒的轉折和故事,不但要背負年輕時被征服的不甘心,還同時有著親眼看到日本強盛的那種懼怕,面對在中間拉扯的過程既要展現出頭目的霸氣,又要注意分寸不能太過....光是一開始坐在門邊喝酒的那個眼神就讓人感到懾服,真的太厲害了!
 

        當然其他演員也絕對是一時之選,只是這是一部以莫那魯道為軸心的歷史改編電影,其他演員可以發揮的空間自然變得少之又少....這點就真的可惜了,畢竟多少心裡還是會想多看徐若瑄和田中千繪幾眼,更是少見可以看到溫嵐、羅美玲演戲,當然客串演出的吳朋奉、馬如龍更是驚鴻一瞥了....不過從這麼多好演員願意這樣支持,也可以看出演員對導演真的相當信任,這部電影犧牲了這麼多演員的戲分,果然換到了不可思議的絕佳效果。
                                                                                 
        剩下的只有等了阿....《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可以看成是霧社事件的起因,而這樣的起因是如此的哀傷及無奈....只有等到緊接著《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上映,就可以好好看魏德聖要怎麼收尾了。畢竟歷史事件也都很清楚最後是日本人反攻,甚至放了毒氣讓所有原住民被毒死,當時原住民也集體自殺....有了這麼好的開頭,結尾也讓人期待,真的迫不及待看到下集了阿...
 
         順帶一提,有關結尾播放工作人員名單不開燈這一點我非常贊成。可以靜靜地一邊看著字幕畫面一邊沉澱心情,好好再思考一次整部電影的過程,不用馬上回到現實生活中....而且片尾字幕名單也都是中文,看看演員姓名、贊助者名單、贊助廠商名單、歌曲曲名等資訊,也算是對這部電影的一種尊重和對自己的一種功課。我自己很喜歡這種感覺,只是聽到身邊不少觀眾發現除了字幕之外甚麼也沒有的哀怨聲還是覺得很好玩就是了。
                                                                                 
         不管是從資金挹注上、資源投入上、敘事手法上、國片歷史上等種種角度看來,我都非常慶幸我生逢其時,可以有機會在電影院裡看到這部電影。因為《賽德克‧巴萊》勢必會是臺灣電影的一個巨大里程碑,我遺憾當初《鐵達尼號》時年紀太小,還無法進電影院,也可惜《第五元素》這樣到目前為止都很值得一提的片子居然也是在電影台才與之相見,對於可以進場到大螢幕親自觀賞到這部電影,對喜歡電影的人來說是很值得驕傲的,這也是我很推薦《賽德克‧巴萊》的原因之一。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柿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